发布时间:2025-02-06 01:58:41
纯正元青花瓷器的特点及辨别价值
元青花的釉面主要有三种:影青釉,又称青白釉,主要在元代早中期青花瓷上使用,采用国产青料。元末青花瓷的青白釉是影青釉的变种,与元代早中期青花的影青釉或青白釉有所不同。这种釉面泛灰或泛黄,釉层光泽较强,或为亚光,除了烧成技术的原因外,还与釉层中釉灰比例较高有关。
元代青花瓷施青白釉,釉面莹润透明,胎骨表面可见细密的皮壳层,釉面不光滑,手感有凹凸不平。器身胎釉微闪青蓝,温润中略显淡蓝,除足圈显水绿色外,器身胎釉往往显出淡牙黄色,有时显出乳浊白色,其显色会随空气中的湿度和温度的变化而微显不同。
白釉从14世纪中的至正年间开始使用,采用进口青料。釉面白中泛青,釉色莹润透亮,光洁滋润,积釉处显鸭蛋青色,釉色亮度常有闪动感,足圈釉面显出淡淡的水绿色。这种釉具有恰到好处的透明度、光洁度和亮度,能更好地衬托青花的表现力。
卵白釉在元末青花瓷上开始使用,釉层乳浊,采用国产青料,多用于小型器物,如高足杯、碗、钵、小罐等,这些器物的外圈往往留下浸釉时手抓留下的指痕。
元青花除玉壶春瓶外,底部一般无釉。底部露胎的釉斑大小、形状不一。高足杯的高足内侧近底处有一圈宽窄不等的釉痕。梅瓶等细身类瓶内侧口沿下为素胎。大罐内壁以荡釉法施釉。器盖内侧素胎,浅土黄色,见细微釉斑。
元青花器体釉面基本较平,大型琢器在胎体的粘结处釉面微微凸起。器里口部釉厚薄不匀,釉薄处显米黄色。进口钴料苏麻离青的特征包括:呈鲜丽的靛青色,有浓淡色阶,青料积聚处有蓝黑色或蓝褐色斑点,釉面下凹并哑光,青料细腻,线条边缘稍有晕化。
国产青料元青花所使用的国产青料,其成分为高锰、高铝,与同时的进口料差别很大。所描绘的青花纹饰呈色蓝灰或蓝黑,见浓淡色阶,青料积聚处有蓝带褐色或黄褐色斑点,黑褐色斑点较少。青花纹饰呈色蓝中微微泛红的情况亦见,釉面下凹并哑光。
元青花纹饰特点包括:波浪纹,应用于大盘的边沿、盘内纹饰间的隔离及花卉纹的底纹;变体莲瓣纹,应用于瓶、罐类器物的颈部和胫部,每瓣独立,由外粗内细双框组成;回纹,源自青铜器的云雷纹,单体绘制,自左上方起逆时针走笔。
目前所见元青花多使用国产青料,苏麻离青的进口料存世稀少。同时,苏麻离青进口料的元青花也是非常珍贵,是瓷器中备受追捧和热爱的品种之一。